【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摘要】峡江县马埠镇上盖村的塘疙瘩变成了香饽饽,鮰鱼“游”出了富民大产业。“‘渔旅融合’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创业致富,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乡村振兴的成果。通过改造升级鮰鱼养殖项目及农家乐发展,带动80余户养殖户实现年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井冈山日报】近日,走进峡江县马埠镇上盖村鮰鱼养殖基地,一条条大鱼在池塘扑腾,村民们忙着捕鱼,一派丰收的景象。
去年以来,上盖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主线,以群众增收致富为切入点,深度挖潜村级池塘、水面等优势资源,改造升级鮰鱼养殖项目,通过成立产业联盟党支部,以“党支部 合作社 养殖户 农家乐”运营模式,带动80余户养殖户实现年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多维整合 旧产业焕新容颜
上盖村毗邻峡江县一小二型水库,水资源丰富,村内多鱼塘,适合发展水产经济。过去一直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养殖。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只有夯实了产业根基,才能激发村民的生产动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上盖村党总支书记姚文斌说。该村在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重点培育鮰鱼特色水产养殖,积极打造鮰鱼生态养殖基地。一方面激活自身“内力”,成立上盖村鮰鱼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村集体自筹和村民入股的形式,投资100余万元,对村庄内500余亩养殖水面、废旧坑塘等闲置资源进行提档升级,采用统购、统管、统销的模式,推动养殖户抱团发展;另一方面借好东风“外力”,用活用足各类扶持政策,加强与县鱼种场的技术合作,引进淡水池塘低碳流水养殖技术,将传统鱼塘开放式散养模式创新为循环池塘流水生态式圈养模式。养殖用水不仅仅可循环利用,产生的鱼粪和残存饲料等也可吸附收集,用作农田肥料,从而实现养殖污水零排放再利用,生态效益明显。
党建聚力 废坑塘变聚宝盆
为更好地扶持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该村成立了产业联盟党支部,通过“党建 ”模式,构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坑塘养殖户为支撑的“一核双元”组织体系,实现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所有的重要事情,都要经支部集体研究讨论,按照‘支部领办、先行试点’的工作思路,稳步推动鮰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上盖村产业联盟党支部书记姚润生说。
该村扎实推进党员“双带头”致富工程,推行党员、致富能人“1 1”“1 N”等帮贫带富模式,全面推行“塘主”负责制,党员干部分片认领到每户养殖户、每个池塘,“一塘一策”制定“作战图”,明确帮带责任,确保精准“带路致富”。同时,创新开展鱼塘边上的“主题党日”,将学习阵地搬到鮰鱼养殖基地,形成了党员带头学技术,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好传统。村民姚海兵便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在党员严茂梅的帮助下,2021年,他家的10亩鱼塘不仅增产丰收,收益更是翻了一番。
小小鮰鱼不仅富了群众,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在村产业联盟党支部带动下,合作社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盘活了村级集体经济,拓宽了收入来源,今年预计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以上。
渔旅融合 塘疙瘩成香饽饽
“酸汤鱼来了。”上盖村农家乐里,村民姚义根为游客端上一盘盘菜肴。他高兴地说:“游客可以来这里钓鱼、吃饭、玩耍,我们每年至少增收3万多元。”
在推进鮰鱼养殖产业中,单一化生产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升级发展,如何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打造立体式产业经济发展格局成了必由之路。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该村“两委”创新工作思路,引进“渔旅”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新模式,因地制宜培育村级集体经济新增长点,整体推动鮰鱼产业提档升级。由村产业联盟党支部牵头,村民组建成立该县第一家农家乐协会,借助省级生态村和3A级乡村旅游景点品牌,利用村庄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围绕“一条鱼”做活文章。以品牌建设推进“渔旅”融合,建立一批“一鱼多吃”品牌农家乐,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需求。同时,推出系列垂钓休闲、康养美食、生态住宿等特色服务事项,丰富旅游内涵。
如今,该村的塘疙瘩变成了香饽饽,鮰鱼“游”出了富民大产业。“‘渔旅融合’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创业致富,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乡村振兴的成果。”姚文斌说。该村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进一步扩大了渔旅一体化的影响力,在渔旅经济的催生下,整体带动周边杨梅、翠冠梨、中药材等产业发展和提档升级,起到了成方连片的辐射效应。
关于鮰鱼(长吻鮠):
鮰鱼(长吻鮠为底层鱼类。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
池塘条件:
养殖鮰鱼的池塘要求水源丰富,水质无污染,选择靠近水库、湖泊、河道、沟渠的鱼池,配备有增氧机、抽水机等。面积一般为6667平方米以下,以667~2000平方米为宜,水深以1.5~2.5米较为理想。底泥不宜太厚,有10厘米左右即可。在鱼种放养前一定要进行清塘消毒。
养殖要点:
长吻鮠对饲料的要求高,应尽量选择名牌正规厂家的饲料,不能贪图便宜而因小失大,要求饲料营养全面、质量可靠,能较好满足长吻鮠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需求,鱼的生长过程中鱼病也很少发生。
由于长吻鮠是无鳞鱼,在拉网、运输、装卸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极易造成长吻鮠皮肤擦伤感染细菌而引起疾病,建议网箱养殖长吻鮠的苗种尽量用网箱自行培育,以减少死亡,提高成活率。
长吻鮠在养殖过程中极易产生应激反应,应尽量避免惊动鱼类,影响鱼的生长。
长吻鮠具有群集性和畏光性的特性,因此网箱养殖最好遮盖遮阳网。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