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一年四种四收,收益翻番,一亩可达15、16万元!还能让土壤增肥、提高土壤有机质、解决重茬难题!可谓一举多得!
李骥鸿,是山东省第一个采用菌菜轮作,一年四种四收的人。一轮草菇、一茬叶类菜、一轮羊肚菌后再种上一茬叶类菜,种植菌类的下脚料成了蔬菜的有机肥,不仅仅解决了大棚的土传病害,效益也翻番,李骥鸿估计,一亩收益高的可达20多万,一般情况也能有15、16万元。
每年7、8月,因为盛夏高温,大棚已经不适合种植蔬菜了,基本上都进入到休棚期,李骥鸿这个时候,选择种一茬喜高温高湿的草菇,一方面填补了种植空白,更关键的是,草菇培养基采用的是玉米芯,在8月完成采摘,用挠地机粉碎后,直接可以就地种植叶类菜,不仅增强土壤肥力,还能提高有机质,十分有利于蔬菜生产,同时还能解决重茬问题。
草菇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8℃-32℃,为了给夏天的大棚控温控湿,李骥鸿在大棚的两侧分别安装上了湿帘和风机。草菇出菇时间短,产量也高,一亩能出8000多斤,菇肉厚实,个大匀称,李骥鸿的大棚,仅一茬草菇就能有5万多的亩收益。
徐州铜山区菜花、羊肚菌轮作增收
这几天天气好阳光充足,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新庄村的致富能手刘欢欢忙着在院子里晾晒红松茸。收拾好红松茸,他又到大棚里看看菜花长势。从每年的11月到来年4月,刘欢欢集中精力种植羊肚菌。4月之后,气候不适合培育羊肚菌,为了不让土地闲置,刘欢欢再种植红松茸和一些蔬菜。
“现在羊肚菌过季了,之前这5个大棚种的都是羊肚菌,今年收成不错,平均每亩近500斤,品相好的干菌市场价每斤近千元,鲜菌也能卖到120元/斤左右。”刘欢欢说。
然而,羊肚菌这一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并非一帆风顺。刘欢欢说,目前关于羊肚菌种植的专业书籍和资料仍未成体系,且不同地区、不同土质的种植管理方法也不一样。2018年底,突如其来的一场虫害给他造成了巨大损失。“不仅地里闹蚯蚓,钻断了羊肚菌的菌丝根系,而且自建棚里土壤的碱性也过大,这对‘娇气’的羊肚菌是致命的。”
面对挫折,刘欢欢大量阅读食用菌相关专业书籍,经常到了深夜还在网上跟全国各地专家、种植户学习交流。通过熟人介绍,他结识了丰县张寨村羊肚菌种植能手张传敏,于是便多次拄着双拐,辗转换乘100多公里去丰县实地学习,并通过电话、微信向这位“老师傅”求教,共同研究羊肚菌在生长过程中最适宜的土壤、水分、光照和温度参数,不断改良棚内设施和管理模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探索和努力,刘欢欢终于总结出一套适宜在本地种植羊肚菌的方法。“现在亩产量稳定控制在400斤以上,每亩收益可达2万多元。”
两年间,在刘欢欢的带动下,当地30余户农户开始从事羊肚菌种植。
如今,羊肚菌这项产业已在棠张镇生根发芽。刘欢欢建起占地20亩的食用菌菌种研发、试验和示范基地,向周边农户免费提供菌种和技术,确立了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产销一体经营模式,与村民们一同致富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探索羊肚菌与蔬菜、桑蚕以及其他菌类的轮作种植,进一步激活土地的最大效益。”刘欢欢相信,随着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落户铜山,食用菌产业未来将会给家乡带来更多回报,自己的梦想,也定能在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
菌菜轮作,土壤肥沃,菜价高
“用食用菌的废料作有机肥用于蔬菜生产,蔬菜叶儿鲜嫩,果实圆润,口感和卖相都很好。近段时间番茄陆续成熟,天天都有商贩前来抢购。”5月8日,看着这样的丰收景象,站在一旁的重庆蕊福农食用菌有限公司业主沈勇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欣喜地说:“这样的态势,完全得益于‘菌-菜’生态循环栽种模式。”
“食用菌生产主要是碳C和氮N,这些废料含氮量非常高。比如说,稻草含氮46%,麦秆含氮52%,油菜秆含氮43%。一亩水稻可以产700斤稻草,按照2角一斤收购价算,一亩稻草就有140元的收入。油菜秆和麦秆的产量则更高,一亩产量近1000斤。”沈勇介绍,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收割完菜籽后会把这些油菜秆当作废弃物扔在地里任其腐烂或把它当成柴火烧。如今,这些原本不起眼的油菜、玉米、水稻等秸秆不仅是沈勇眼中的“宝贝”,也成为农民的“宝贝”。
沈勇说,秸杆通过巴氏腐熟法腐熟加工后,就是食用菌上佳的培养料。生产过食用菌的各种菌渣废料又作为优质有机肥用于蔬菜生产。这样的生态循环模式,不仅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还让土地变成了“金土地”。
看着地里红得容光诱人、青得鲜翠欲滴的番茄,沈勇高兴地说,截至目前,他承包的800余亩土地全部采用“菌-菜”种植模式。仅番茄平均亩产就达3000公斤以上,茄子亩产6000公斤以上,莴笋亩产3500公斤以上,比常规种植增产三四百斤。同时,常规种植一亩地买尿素要花300元、买复合肥要花150元、买过磷酸钙要用35元。现如今采用“菌-菜”模式,基地全部用食用菌菌渣做底肥,每亩可节省开支400-500元,再加之用菌渣做底料,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售价比普通番茄高出1/3。在生产基地,每年9月菌种下种,次年4月采摘完毕;5月播种蔬菜,8月中旬蔬菜罢市。这样年复一年的循环种植,一亩相同的土地,他一年比普通农民多收入近10万元。
菌菜轮作种植模式,有哪些好处?
不仅仅是单县李骥鸿,贵州铜仁德江县合兴镇鸟坪果蔬专业合作社,用羊肚菌和黄瓜轮作,一亩相同的土地,收入增加了1万多元。菌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因其十分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而被广大的种植户所青睐。
菌菜轮作主要有三大好处:
一是让土壤实现原生态修复;山东临沂兰陵县农业农村局,黄瓜——草菇轮作种植的实验数据显示,轮作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0%;土壤容重减少5%左右,交换性钙含量增加70%,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pH值提高约1.0,减轻土壤酸化问题。
二是一地多用,能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多产;
三是废弃菌料作为有机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出完草菇后种一茬黄瓜,产量和收益增加70%以上。
两菌两菜,还有其他多种搭配方案
在山东北部的滨州市惠民县,两菌两菜的栽培种植模式,仅一年的推广面积就有近7000亩,亩产值也能达到85000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好。
与单县李骥鸿的轮作品种不同,鲁北的栽种方案如下:
早春设施栽培扁豆,12月上旬育苗,2月下旬定植,5月中旬至7月上旬采收。
鸡腿菇菌棒1月中旬制作,3月上旬进棚,3月下旬开始采收,5月下旬采收完毕。选择高邮食用菌研究所的特白33为主要生产品种。
甜玉米于7月下旬播种, 10月下旬前后采收。选择品种为京科甜183。
平菇8月上旬开始制袋,9月上旬进棚,9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出菇,进行批次栽培,出完3茬菇的菌袋及时运出菇棚破碎发酵,准备用于鸡腿菇栽培。前期温度较高,选用高温型海南2号、高邮9400等品种,中后期选择广温型2106、大丰425等品种。
菌菜轮作四种四收,可依据自身种植情况,合理进行品种搭配。以上仅供参考。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