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 (2021-01-06)  养鱼 评论关闭
文章评分 1 次,平均分 5.0
导语:在这里,黑鱼养殖产业已经有20余年历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该镇黑鱼养殖面积达6240亩,占浙江总量30%以上;年产黑鱼1万余吨,销售可达1.8亿元人民币。近年来,禹越黑鱼更是“游”进了长三角地区的餐桌。禹越镇农办相关负责人黄飞告诉记者,目前,禹越黑鱼在上海多个市场都设立了专卖店,与杭州、江苏盐城、宿迁等地也有紧密合作,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中新网湖州1月6日电(记者 施紫楠):早上6点不到,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禹越镇“黑里俏”黑鱼养殖户章其明就来到鱼塘前,查看黑鱼的长势情况。

这个小镇“黑里俏”,渔业养殖进入“智慧”时代!
养殖户在鱼塘捞鱼 禹越镇提供

禹越镇地处杭州余杭、湖州德清和嘉兴桐乡三地交界处,是长三角地区远近闻名的水产大镇。在这里,黑鱼养殖产业已经有20余年历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统计,该镇黑鱼养殖面积达6240亩,占浙江总量30%以上;年产黑鱼1万余吨,销售可达1.8亿元人民币。近年来,禹越黑鱼更是“游”进了长三角地区的餐桌。

禹越镇农办相关负责人黄飞告诉记者,目前,禹越黑鱼在上海多个市场都设立了专卖店,与杭州、江苏盐城、宿迁等地也有紧密合作,“长三角地区占了禹越黑鱼每年销量的9成以上。”

在黄飞看来,禹越黑鱼之所以能走俏长三角,离不开生态化养殖和智慧化发展。

“以前为了提高产量,养殖户都采用高密度养殖的办法,一亩鱼塘能投5000尾鱼苗。”黄飞说,随着污染的加剧,禹越镇开始倒逼水产养殖业转型,将黑鱼养殖密度降到了2500尾以下。

这个小镇“黑里俏”,渔业养殖进入“智慧”时代!
禹越镇木桥头西坝里尾水治理点 禹越镇提供

走进禹越镇尾水集中治理点,鱼塘排出的养殖尾水经过生态吸附、生物进化等层层处理后,干净清澈。入口处的电子大屏上,显示着每一处尾水治理点进、出水口各项指标的监测数据,方便监督。

“现在,养殖户每天都会按照养殖标准对水质、活鱼进行检测,要销售的黑鱼还会按规格大小放进暂养池,先暂养净化七天后再出售,保证肉质鲜嫩。”黄飞说。

随着5G的开启,“智慧渔业”成为未来水产行业发展的大趋勢。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现代渔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禹越镇,也实现了渔业从“靠人力、靠经验”向“靠数字、靠技术”转变。

去年,禹越镇三林村和浙江大学数字乡村研究中心合作,研发了智能“数字鱼”,通过身上搭载的视觉识别系统,可实时检测鱼塘的溶氧度、ph值、水温等。

这个小镇“黑里俏”,渔业养殖进入“智慧”时代!
禹越镇“芯片鱼” 禹越镇提供

“过去养殖户养鱼主要靠经验,只能看个大概,很难对水下的黑鱼进行具体的观测。”章其明说,有了“数字鱼”,既直观又方便。

不仅如此,在章其明的鱼塘里,每条黑鱼身上还藏着“芯片”——一个火柴梗大小的塑料小棒。“火柴梗”的头上有一个小标头,上面标有一串黑色编码。

“把这些‘火柴梗’的T型标头植入鱼皮表层,就可以记录黑鱼的生长过程。顾客只需扫一扫黑色编码,就能知道鱼的产地、养殖户、用药检测报告等信息,每条鱼都实现追根溯源。”章其明说。

章其明告诉记者,“芯片”的成本在每个0.7元以内,但一条“芯片鱼”的价格可卖到49元,比普通的黑鱼涨了3倍,主要销往长三角地区。

“今年疫情,更让我们养殖户意识到了产品品质决定核心竞争力。现在,每天都有养殖户来询问‘芯片鱼’的情况,我也打算继续扩大“芯片鱼”的养殖规模,提高产业效益。”章其明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这个小镇“黑里俏”,渔业养殖进入“智慧”时代!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

  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2023新农人最需要了解学习的农村创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免费共享!关注@69农村创业网,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创业风险更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