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眼前这片10多亩即将成熟的“八月炸”将给魏泽会带来发展新希望。
西部网安康讯(记者 毛明博)“我回乡创业就是想了却父亲回老家养老心愿。”每当有乡亲问她创业原因时,51岁的魏泽会总这样回答。魏泽会是汉滨区双龙镇谢坪村人,在5姊妹中排行老大。自从1986年嫁到安徽宿州后,她带着父母搬到了安徽,和公婆、丈夫一起生活着。
前些年,随着母亲和公婆相继离世,魏泽会父亲常萌生回老家养老的念头。2017年在陪父亲返乡时,魏泽会看到老家地里长满荒草,就萌发了靠种植冬桃、魔芋和“八月炸”(系中药“预知子”俗名,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水果)等农产品挣钱的念头。
儿子朱浩浩在地里劳作晒黑了但浑身更有劲了。
29岁儿子放弃万元月薪帮母亲圆梦
“村民都很敬佩她能吃苦。”7月14日上午,谢坪村村民白怀军说,这10来亩种“八月炸”的山地,2年前满是齐人高的荒草,魏泽会用1年时间就把这平整为梯田。“她每天早上5点已在地里干活了,比工人都早2个多小时。”
今年29岁的朱浩浩,在母亲魏泽会的带动和影响下,放弃安徽月薪1万元的工作回乡创业。如今,朱浩浩已从爱睡懒觉的“懒人”变成每天6点就到地里干活的“勤快人”,从不会干农活的生手变成了“熟练工”。最近,他一直帮助母亲给地里移栽辣椒。
当被问及放弃每月1万元的工资是否后悔时,朱浩浩坦承,“也曾有过犹豫和不舍”,但母亲告诉他,其回乡创业的原因就是为陪伴姥爷能安度晚年时,“作为人子,也触动了我”。
谢坪村支书马洪飞和魏泽会查看“八月炸”长势情况。
杭州老板出借10万元助好闺蜜创业
朱浩浩说,除想多陪姥爷安度晚年外,母亲还说,还想着趁年轻多挣些钱。“她说这样等她老时,就不会给儿子添麻烦啦。”
曾和魏泽会一起共患难的老板夏金兰说,魏泽会人品好,“除感动于她的孝心外,我更想帮她创业成功,我就借给她10万元用于创业。”
朱浩浩说,夏阿姨都在帮助母亲,“作为儿子更应支持和帮助妈妈”。
“儿子晒黑了,变得更勤快更懂事了。”看着正在移栽辣椒苗被晒的黝黑的儿子,父亲朱延民也很欣慰。
为减轻妻子和儿子负担,大病初愈的朱延民还承担起给全家做饭,给猪喂食等简单工作。“这样就能少请帮工,也能给家里省钱。”
谢坪村和驻村工作队颁发的奖状记录着魏泽会的荣誉。
孝敬长辈获新民风先进被表彰 还奖励了500元
2017年底以来,魏泽会和女婿孝敬长辈,勤劳创业的事迹被村民传颂,也引起驻村干部的关注。经实地走访和群众推荐,2018年,包联谢坪村的安康市委政研室和谢坪村联合表彰奖励魏泽会等新民风先进代表。
“去年女儿给我了5张‘大票子’,当时我也没在意。”今年76岁的魏恩明说,后有村民羡慕地对他说,这500元是村里表彰女儿孝顺他的钱,“早知道这事,我就把钱藏起来,不买酒喝了”。
在谢坪村村支书马洪飞看来,魏泽会的勤劳和孝顺给村上脱贫攻坚和践行“诚、孝、俭、勤、和”的新民风带了个好头。他们全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尤其是女婿对岳父孝敬有加。“今后,村上拟在适当时机对这个‘好女婿’予以表彰,以鼓励更多人践行新民风。”
在山里劳动的日子,看到父母孝顺姥爷,看到母亲带头奋斗劳作的精神头,都深深打动着朱浩浩。“我想明白了,原来长辈在哪里,家就在哪里!长辈在哪里,作为子女也就在应该在那里。”
入伏后的天气,一天热过一天,但在魏泽会的心里,还有着比这更“热火”的事:“要努力种好这10来亩的“八月炸”、5亩冬桃、11亩五味子、3亩魔芋、2亩李子、在田畔上还要种满洋火姜,让家里收获满满……”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69农村创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69cy.net/232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