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鹅业三产融合规划:吉林舒兰市三年养殖量达到3000万只
鹅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极少作为美食登上历史舞台,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人不爱吃鹅。如今,因鹅肉质粗而有禽味,烹饪好其实不太容易。但对于爱吃的中国人来说,根本不是事儿!今年,舒兰市把白鹅产业确定为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来抓,确定了将“白鹅产业建成世界最好的鹅绒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白鹅养殖基地、中国最大的白鹅产业专业园区”的发展目标。

致富故事:这个县市养鸭规模突破5亿只,鸭业人才服务链条产业化
2021年,宜城市养鸭规模突破5亿只,鸭产业链销售额突破20亿元,5万多宜城人在鸭产业中就业创业,“宜城鸭司令”成为一个享誉全省的劳务品牌。2015年,楚大鸭业抓住“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契机,上线销售鸭制品,产品迅速走红。目前,公司提供就业岗位218个,带动周边1.2万多个农户从事养鸭产业。

养鸽大王的故事:6000羽优质的赛鸽基因,参加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
提起董晓波,大兴养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54岁的他,养鸽足有20年,是大兴区信鸽协会会长,也是远近闻名的“养鸽大王”。董晓波是养鸽大户,总共养了近6000羽鸽子。这其中,有赛鸽,也有种鸽。“赛鸽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血统鸽,品种有詹森、桑杰士等,这种鸽子最大的特点是视觉异常的敏锐,具有强烈的归巢性、飞行速度快、飞翔力持久等。”

退休干部回乡创业故事:养殖“中药杜仲蛋鸡”带乡亲致富
经过几年“摸着石头过河”与咬牙坚持,马建鑫创建的“红满天家庭农场”获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他引领的杜仲种植和深加工、杜仲蛋鸡养殖等项目均颇有起色,在为家乡农民增收的同时,也获得了当地农林部门的关注支持。去年,马建鑫农场收获的杜仲叶,每公斤市场价6.5元。每亩地产杜仲树叶500公斤以上,仅此一项亩均收入超3000元。

农机购置补贴包括有蛋鸡肉鸡自动化养殖设备吗?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刘宏艳代表提出的关于将蛋肉鸡自动化养殖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的建议(第3060号建议),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给予了答复,全文如下。2021年中央财政投入补贴资金3亿元,支持10万个养殖场(户)购置各类机具10万台(套),有力促进了畜禽养殖机械化发展。

小鸭苗全产业链:水禽产业市场空间广阔,我们要抓紧时机升级
“安徽宣城大麻鸭7000羽可以发货”“河南许昌花边鸭3000羽可以发货”……清晨5点多,南昌苗旺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称“苗旺公司”)的鸭苗集散中心就热闹起来。一批批刚出栏的鸭苗被送到这里,经过品种分区、公母分区、接种疫苗等程序后,装车销往全国各地。“最近每天要发走40万羽鸭苗。”集散中心调度员雷小勇告诉记者。

2022年蛋鸡效益分析:人工饲养每百只蛋鸡亏损185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蛋鸡养殖业已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良性轨道。2022年对12家蛋鸡养殖户生产成本情况进行调查。其中中规模养殖户11家,大规模养殖户1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市蛋鸡生产总体情况为:因鸡蛋出售价格上涨,使蛋鸡生产产值增加,饲养成本上涨,养殖户收益增加。


继续偏弱!6月22日主产区鸡蛋价格行情报告
鸡蛋价格行情报告:6月21日主产区平均鸡蛋出厂价格继续偏弱,均价4.26元/斤,较20日下跌0.01元/斤,其中山东地区均价最高为4.39元/斤,河北地区均价最低4.15元/斤。近期学校暑期放假减弱集中消费,转为家庭需求,各地新冠疫情稳定,餐饮等行业需求小幅增量,目前产区内销基本稳定,天气因素影响市场上有少量“问题蛋”

鹌鹑养殖:投资少,回利快,只需一个多月就能见到效益
相比其他养殖种类,鹌鹑养殖前期的投入低得多,而且鹌鹑养殖回本快。一般养殖鹌鹑只需要一个多月就能见到效益。而其他养殖种类就没有这个见效益快,像鸡鸭鹅养殖,最少也得3到6个月以上才能见到效益。鹌鹑的肉和蛋在市场上颇受欢迎,行情好时比养鸡都挣钱,3个月就能回本,有位农村大姐在自家闲置的院落里养了5000只鹌鹑

四川:将建一批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农业经济总量升至全国第二
近日,农业农村厅印发《四川省“十四五”牛羊禽兔蜂饲草饲料业发展推进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省牛、羊、兔出栏量年均增长率都在1.0%以上,肉禽出栏、蛋禽存栏总量基本保持稳定。农业经济实现高位提升,经济总量先后超越江苏省、河南省,由2016年的全国第4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2位。

岚皋县农民在山里养黑土鸡,每只鸡卖100元以上,稳稳年赚30万元
“目前,黑土鸡每斤30元,每只鸡能卖100元以上,大一点的能买到120左右元。黑土鸡价格比市场上的鸡售价要高出10余元/斤,但依然供不应求。截止目前,养鸡场养殖“安康黑土鸡”1万多羽,今年黑土鸡出栏已收入7万多元。”这几年,他从一个养鸡的“门外汉”变身为养鸡能手,每年能实现30万元收益,既圆了李长松脱贫梦,还带动周边38户农户一起走上了致富之路。

养鸭行业持续供应过剩且利润低,2022年麻鸭行情迎来大转机!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鸭大国,也是第一消费大国。但整体来看,近几年养鸭的前景低迷不振。进入2022年已经快过去一半了。对于家禽养殖业来说,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赢家”,那应该是非麻鸭莫属!现在的麻鸭养殖行情是今年来所有家禽养殖行情中最好的,也是近几年来麻鸭行情最好的之一。受益于成品麻鸭的好行情,现在鸭苗,鸭种蛋价格也都一路上涨。不管是孵化场还是种鸭养殖场现阶段的利润都是近两年多来最好的。

南宁市兴宁区与甘肃镇原县:打造规模化肉鸡产业链
目前,兴宁区正在着力推进富凤黄羽肉鸡屠宰深加工项目,预计今年年内竣工试产。该项目将引进自动化肉鸡屠宰分割、冷链解酸锁鲜、冷库、包装加工生产线及熟食肉制品加工生产线,建成后年屠宰肉鸡2000万羽,加工肉制品可达2000吨。据介绍,镇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以促农增收为目标,形成了以城关、临泾、南川、屯字、上肖、中原等12个重点乡镇为核心的种鸡孵化、肉鸡养殖区。


创业故事:新创的养鸽基地一年卖出2万对肉鸽,经济效益可观
欧书玲道出了自己的"养鸽经":"鸽子的繁殖速度快,盈利周期短,是个投资小、短平快的致富项目。它主要以麦子、玉米、豌豆等精配而成的完整颗粒小杂粮为食。 一般情况下, 一对种鸽可饲养5至6年,每月能产下4至6枚鸽蛋,一年可产蛋60枚。我们基地孵化繁育出的肉鸽每年能卖出2万对左右,经济效益可观。"

养鸡户注意了,河南一名儿童感染H3N8禽流感!
国家卫生健康委4月26日通报,河南省发现一例人感染H3N8禽流感病例。患儿,男,4岁,现居河南省驻马店市,发病前患儿家中曾饲养鸡和乌鸡,家周边有野鸭活动。4月5日出现发热等症状,10日因病情加重收入当地医疗机构救治。24日,中国疾控中心对河南省送来的患者标本开展检测,结果为H3N8禽流感病毒阳性。它会造成人体出现呼吸道一样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咽痛

创业故事:广西小哥开农场,过年“免费送鸡蛋和母鸡”,一年赚千万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创业案例是:广西农场使用“免费送蛋”,一年赚了1100万。李大哥直接在农村围了一块地,开了个农场,没有销售怎么办?不可能找个坑把自己埋起来,自认倒霉。当时请了几位顶级推销员,市场上,到处摇摆不定的寻找买家。这下应该怎么做?后来,李老板思想的转变也是从供求关系中获得启示的一招。利用过年“免费送蛋”,终于成功卷土重来,一年直接盈利1100万。怎么操作呢?


河南郏县:果园林下养鹅,生态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林种木,地生金。林下养殖打通林间和土地的生态、经济效益双要素。郏县长桥镇继续坚持生态绿色发展,培育壮大林下经济,促进产业经济循环流通,助力乡村振兴。近日,在春色明丽美如画的郏县长桥镇汝河湾畔,100多亩翠绿欲滴的桃树林中,近千只体格健壮的成熟种鹅正在林间觅食,成群结队,好不壮观。果园主人郭亚培和家人一起,在林下忙着收捡今年新下的鹅蛋。

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慧”养鸡,孵“金蛋”!
走入鸡舍,恒温恒湿的环境凉爽舒适;点击按钮,智能给料系统迅速填满料槽;自动清理,鸡粪被机器传送烘干制成环保有机肥……3月20日,在位于海南澄迈县福山镇的海南农垦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一期)项目现场,一幅生动的智能化养鸡场景在海南日报记者眼前展开。在这座现代化蛋鸡养殖工厂里,母鸡住“别墅”,鸡蛋“跑”赛道,彻底颠覆传统的蛋鸡养殖和鸡蛋生产模式。日前,该项目一期满产运营,已存栏养殖108万只蛋鸡,

沉浸式直播云养项目兴起,这二个“云养鸡”案例带给你创业启示
在互联网上,小龙虾、猫、狗、鸡、猪、牛,甚至植物都能成为“云养”对象,云养”客户人群则主要以亲子家庭和年轻人为主。“云养鸡+共享农场”模式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农民销路问题,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据了解,双堰社区跑山鸡养殖基地全年出栏量达3万羽,预计销售额可达300万元,纯利润有80万元,双堰社区从最初的空壳村转变为了年收入突破100万元的“云养小康村”,村民的收入也在节节攀升。

视频:农村大叔自制自动饮水器,用废弃桶自制鸡蛋孵化器
视频:农村大叔自制发明自动饮水器,养鸡人的福利!视频:用废弃桶自制鸡蛋孵化器,真的孵出小鸡了!鸡胚在发育过程中,必须进行气体交换,尤其在孵化第19天(夏季还要提前12小时)以后,胚胎开始肺呼吸,需氧量逐渐增大,二氧化碳排出量也逐渐增多。这时如果通风不良,则造成孵化器内严重缺氧,即使将出壳的雏鸡呼吸量加大2-3倍,仍不能满足其对氧的需要

树林间“寻宝”打卡农旅体验游,林下生态散养绿壳蛋鸡致富快
金秋时节,在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国有林场,绿壳蛋鸡林下生态散养农旅结合基地迎来了两百余名游客,在这里体验了一场特别的秋日旅游——捡鸡蛋、逮土鸡、闲聊散步...近年来,长顺县以打造“全省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为目标,因地制宜开发资源,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旅结合发展创新的路子。在湘潭县乌石镇,绿壳鸡蛋生产一直是该镇的优势产业,通过10年的发展,如今已顺利实现了从“绿壳蛋”到“小金蛋”的华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