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湖南打造肉类加工高地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近日,湖南在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上连续举办两场肉类产业招商推介会,邀请国际国内肉类加工企业、肉类加工设备企业、肉类产业关联企业来湘投资,在打造中国肉类加工高地的过程中共享机遇、共创未来。
湖南是畜牧业大省,2022年出栏生猪6248万头。肉类产业是湖南的优势产业、朝阳产业,做大做强肉类企业是湖南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肉类产业发展,积极构建以长株潭地区为重点的肉类精深加工基地、以洞庭湖区为重点的肉类外销基地、以湘南地区为重点的粤港澳大湾区肉品供应基地,打造全国肉类产业发展高地。
“湖南肉类产业潜力无限、商机无限。”推介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南将支持创办肉类精深加工项目,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型养殖企业与国际大型肉类企业合作,计划建设一批规模大、质量高、品牌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肉类加工园区。将在用地、税费、冷链等方面对大型肉类加工企业给予倾斜,将屠宰加工设施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对优质湘猪和猪肉产品外销基地给予奖补,对生猪养殖、肉类加工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和贷款贴息。
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
【2023-04-14人民日报】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有效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有助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眼下,正值春耕大忙。今年春耕备耕期间,不少种粮大户在翻整土地、准备农资的同时,也琢磨着添置一些脱粒、烘干的机械设备。希望到丰收时,通过初加工把丰收粮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真正让好粮卖上好价。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是名副其实的“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作为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工程”,农产品初加工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农产品单位价值,有力促进农户增收致富,也可以为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优质原材料,降低后续加工成本,完善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可以说,农产品初加工是现代农业“接二连三”、提升效益的重要支撑。从统计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年均增长近2个百分点。
也要看到的是,与产业发展和农户实际需求相比,我们的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相比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产品初加工的机械化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同品种、不同区域间初加工机械发展并不平衡,部分初加工装备还存在短板弱项甚至空白等情况,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产学研推用一体化机制也亟待健全完善。
瞄准稳产保供、增值富农等目标,农业农村部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到2035年,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70%以上,基本实现机械化。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国,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农情下,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加大产后烘干、储藏、保鲜等能力建设,有效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有助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促进农产品初加工产业发展,首要还是瞄准农民的实际需求。从需求侧出发,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加快补齐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的短板弱项。比如,农民迫切需要减少粮食和油料产后损失,那么相关企业能不能在清洁能源烘干、机械通风储藏等技术装备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比如农民急需提升果蔬、畜禽及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品质品相,那么相关企业能不能将预冷、保鲜、清洗、冷藏等技术装备作为发展重点,通过提升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助力农民扩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促进农产品初加工产业发展,还要注重装备与工艺的应用融合。就好像在粮食生产环节,性能优秀的“大铁牛”需要高效实用的农艺配合,才能真正助力实现丰产丰收。农产品初加工领域同样如此,加强农机装备与农产品初加工工艺融合研究,促进农机工艺衔接配套,才能真正方便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用得上、用得好。
春光融融里,农民在田间播撒新的希望。让广大农民用上更多实用机械,用一季接一季地丰收换来增收的喜悦。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