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阜南县加快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农民日报】安徽省阜南县是全国蔬菜生产大县,全国设施蔬菜重点县,常年瓜菜种植面积39.8万亩,总产量106.8万吨,总产值29.1亿元。随着2021年国家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试点县建设项目的落地,全县申报立项主体34家,拟建库容积11.2万立方米,全部为机械保鲜库。目前,已开工建设34家,安装机械设备22套,建设库容6.5万立方米。其中,中央奖补资金20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4000万元。
据悉,阜南县现有冷藏库83座,总库容11.3万立方米,其中蔬果保鲜库57个,总库容7.76万立方米,蔬果冷链运输车27辆,根据市场需求测算,全县库容缺口17.7万立方米。农业农村部门在抓建设同时狠抓“三种”服务:融资服务,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对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的新型主体优惠信贷支持,已帮助14家主体申请贷款近2100多万元;技术服务,先后2次邀请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中心专家讲授保鲜库建设、农产品保鲜技术。县政府与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设立阜南县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服务中心;施工服务,要求各实施主体必须选择符合资质要求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要“五证”齐全,县农业农村局对施工单位资质进行审核、备案。
该县编制《阜南县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在全县建设县、乡、村三级冷链物流体系,打造“冷链仓储物流园+乡镇级集配中心+田头保鲜库”运营模式。在经济开发区建设占地220亩、投资规模10亿元的冷链仓储物流产业园,建设乡镇级集配中心7个、田头保鲜库138家。通过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项目,将全面提升该县果蔬产品冷藏保鲜能力、商品化处理能力、联农带农能力、品牌塑造能力和鲜活农产品出村进城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清丰县力推红薯产业链发展
【河南日报农村版】“推广种植优质品种12个,种植面积近10万亩,年产值3.2亿余元;建设高标准千亩示范方2个、百亩示范方100余个,发展育苗基地12个;红薯存储量2万余吨……”这是从清丰县红薯办获悉的该县红薯产业链的成绩单。
据了解,清丰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质优良,光照充裕,种植红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县围绕打造“现代农业强县”目标,秉承“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质化保障、品牌化运作”理念推进红薯产业“三区并进”,以引领区培育龙头、领跑产业,以示范区打造精品、推广技术,以带动区多元保障、扶持农户,全力增品种、提品质、促销售、创品牌,把红薯产业做成富民产业、甜蜜事业。
增强红薯技术“含金量”。该县充分依托华薯农业科技、新阳种业科技等企业,加强高产、优质、高效和专用型红薯的开发、引进与推广,打造国内甘薯行业最大的脱毒组培实验室和国内第一家甘薯健康种苗繁育植物工厂,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联姻”,打造集研发、培育、种植、储藏、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成功推出一系列口碑好、附加值高的“红薯家族”,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的双赢局面。提高红薯惠民“含糖量”。实施红薯产业链链长制,对红薯规模化经营、红薯品牌创建等给予资金补助;将全县17个乡镇划分为3个服务区,为每个区的种植示范方制定“身份证”,建立健全档案信息,组织技术专家不定期开展田间巡访,对红薯种、收、储等全程跟踪指导与服务;广泛开展“田中田”试验,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采用“我来种你来学”的方式,壮大土专家队伍力量,手把手扶持、助推农户规范种植和科学管理。
清丰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县红薯产业链链长赵勋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清丰县将为红薯产业研究院聘请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搭建科研成果研发、转化、应用、推广平台,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