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众所周知饲养种鹅的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种蛋,从而为繁殖雏鹅提供保障。由于饲养管理措施不同,种鹅的生产成绩有较大的差异。而合理的种鹅饲养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着种鹅的生产潜力,是养鹅的生产关键。那么,在饲养蛋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饲养方式
规模化的养鹅场,对于种鹅来说一般都是采用全舍饲的方式进行饲养。因此需要加强戏水池水质的管理,并且要保持清洁。舍内以及舍外的运动场也要每日进行打扫,定期进行消毒。小规模以及单品种饲养种鹅,采用放牧以及补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比较合适,晚上赶回圈舍过夜。放牧的时候要选择路近并且平坦的草地,在路上慢慢驱赶,上下坡的时候不要让鹅群出现拥挤的现象,以免受伤。特别是在产蛋期的母鹅行动相对比较迟缓,在出入鹅舍以及下水的时候,应用竹竿稍加阻拦,使其有秩序地出入棚舍或者是下水,放牧前要熟悉当地的草地以及水源情况,掌握农药的使用情况,因此可以早晚各放水一次,有利于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防止窝外产蛋
母鹅有择窝产蛋的习惯,第一次产蛋的地方往往会成为它固定产蛋的场所。所以说可以在产蛋鹅舍内设置产蛋箱,并且在开产前有意识的训练母鹅在产蛋箱内产蛋。母鹅的产蛋时间大多是集中在下半夜至上午10时左右,个别鹅会在下午产蛋。舍饲鹅群每天至少集蛋3次,上午2次,下午1次。放牧鹅群通常是10点之后才开始外出放牧,在鹅舍内补饲,产蛋结束之后再外出放牧,并且在上午放牧的时候最好是选择比较靠近鹅舍的场地,方便部分母鹅回箱产蛋,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母鹅在野外产蛋而造成种蛋丢失以及破损的情况。
在放牧之前需要检查鹅群是否有母鹅鸣叫不安、腹部饱满、尾羽平伸、泄殖腔膨大、行动迟缓以及有觅窝等表现,如果有应将其送到产蛋箱内,千万不要随大群放牧;而在放牧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母鹅出现神态不安、急欲找窝或者向草丛、较为隐蔽的地方走去时,则表明该鹅想要下蛋了,应将鹅送到鹅舍产蛋箱内产蛋,待产蛋完后就近放牧。
控制就巢性
不少鹅种在产蛋期间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就巢性,对产蛋性能造成极大的影响。生产中如果发现母鹅有恋巢表现时应及时隔离,关在光线充足、通风、凉爽的地方,只需要供水充足就可以,不需要喂料,2至3天后喂一些干草粉、糠麸等粗饲料以及少量精料,使其体重不过度下降,待醒抱后就能迅速恢复产蛋。也可以使用市场上出售的“醒抱灵”等药物醒抱。
人工补充光照
对于光照的作用也是比较重要的。光照的时间长短以及强弱都会以不同的生理途径影响家鹅的生长以及繁殖,对种鹅的繁殖力有较大的影响。光照主要分为自然光照以及人工光照两种,人工光照的广泛应用,可以克服日照的季节局限性,能够创造符合家鹅繁殖生理功能所需要的昼长光照。而人工补充光照在养鸡生产上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在养鹅生产上还没有被广大养鹅户所采纳,光照管理恰当,能够提高鹅的产蛋量以及种蛋的受精率,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有研究表明光照对鹅的繁殖力的影响机理是十分复杂的,在临近产蛋的时候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刺激母鹅适时开产,同时缩短光照可以推迟母鹅的开产时间,在生长期采用短光照然后逐渐延长光照时间,可以促使母鹅早开产;调控光照可以获得非季节性连续产蛋;在休产换羽时突然缩短光照可以加速羽毛的蜕换。开放式鹅舍的光照受自然光照的影响会比较大,因此光照制度必须根据鹅群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分别制定。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