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日前,“河南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在河南焦作修武县召开,这是“河南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动员大会,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阶段,是“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阶段,也是“推进”工作的一个阶段。会议围绕着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拓展乡村文旅消费新空间、深入挖掘和提升乡村人文价值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案例分享。全国政协委员马珺提出,要对农村地区的价值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在不同的领域对不同的产业进行创新,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技术链和人才链的融合,从而形成分工协作、互惠共赢的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
河南:探求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
【中国文化报 2023-03-09(鲁娜)】为更好总结、交流和推广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进一步激发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焦作市政府、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文化创意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大会,3月4日至5日在河南焦作修武县举办。此次会议既是河南省全面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的动员部署会,也是阶段性经验交流会和工作现场会。
2022年7月,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河南省率先启动“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大力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果。此次会议的举办,也拉开了河南以乡村振兴战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为牵引,以构建河南省乡创生态圈为目标,深入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全面铺开“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的帷幕。
大会聚焦发挥文旅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拓展乡村文旅消费新空间、深入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和案例分享,还设置了乡创智库与社会动员主题沙龙、平台社会责任与乡村振兴主题沙龙、乡村戏剧共创活动、河南省首批文产特派员座谈会、民宿开发模式主题沙龙、青年探访乡村主题观摩调研等活动,多方位、多角度探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前景。
目前,河南省遴选光山县、修武县、栾川县、济源市4地的20个村积极开展乡创实践。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人才、资源、项目、资金等也随之不断进入河南县域乡村,文化产业特派员的链接作用和运营能力逐渐显现,他们带动文化下乡、资本下乡、产业下乡,与在地政府协同合作,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活化村内闲置资产,转化乡村优秀文化,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河南:打造农文旅互惠共赢的乡村振兴模式
【中国旅游报2023-03-08(赵腾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农业 文化 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实践意义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建议,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形态,以风土文化为灵魂,深度挖掘乡村价值,跨界创新产业业态,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技术链、人才链融合,进而形成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马珺说,《“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都强调在促进文旅融合的同时,推进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整体格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加快发展文旅产业等新业态,赋能乡村振兴。
“农文旅融合发展可以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旅游繁荣,带动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在调研走访过程中,马珺发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农业、文化和旅游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同,存在农民收益低、文化传承不足等问题;地方特色不够突出,一些地方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缺乏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产品同质化严重。
对此,马珺建议,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方向和支持政策;强化产业协同,建立产业联盟、协会等机构,加强农业、文化和旅游业之间的协作,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参与、推进文旅产业对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益和产品质量,提高农文旅产业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地方特色,鼓励各地挖掘本土特色和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打造高品质旅游吸引物。
此外,马珺还建议,在人才培养、硬件建设、模式创新方面下功夫。通过开展培训、创业支持、引进人才等方式,加强对农村文旅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水平。打造“以旅兴农,农文旅互惠共赢”的乡村振兴模式,大力发展休闲采摘、精品民宿、农事体验、观光度假等,释放磁吸效应,形成以旅兴农、以农促旅、文旅结合、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相关文章专题:
人大代表建议设立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甘肃省启动2023乡村文化活动年
天台县与杭州百丈镇打造“剧本杀小镇”,引爆青少年探索乡村文化研学之旅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