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云南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乡
【云南网】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山里土货”受到更多人的青睐。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乡一水村30岁小伙字言德瞄准市场,回乡办起了山地鸡养殖场,让生态鸡“飞上”市民餐桌,走上了“放山鸡”跑出的致富路。
2019年5月,常年外出务工的字言德回到家乡,在自家茶地搭建了简易的鸡舍,并在茶地、山林四周围上铁丝网,防止其他野生动物偷袭,开始了养殖“放山鸡”的创业路。
白天,字言德的简易鸡舍形同虚设,里面一只鸡也看不到,只有走进茶地和山林,才能在树林里隐约看到追逐嬉戏的鸡群。每天傍晚时分,字言德夫妇俩便提着小桶到山林里捡鸡蛋。这天,同是养鸡的村民杨忠云前来串门,正巧赶上字言德夫妇俩在山林里捡鸡蛋,于是也帮忙一起捡,三人有说有笑。“别看养鸡场现在像模像样,第一批鸡可让我亏了10多万元。” 字言德漫不经心地说着。
原来,字言德的第一批鸡苗是从湖北引进的,当时达成的协议是公司统一供应鸡苗统一回收大鸡。可当字言德把鸡养大时,公司却没有统一回收。几千只鸡一时难以销售出去,无奈之下,字言德只好低价出售了这批滞销的鸡。
虽然第一批鸡亏损了10多万元,但字言德却从中学到了养殖技术、积累了销售经验。他改变“战术”,不再与外地公司合作,而是改为养殖本地老品种黑肉鸡,决心以品质赢得市场。
字言德的第二批鸡共2500只,全部是老品种黑肉鸡。经过夫妻俩的精心管护,6个月后出栏了。
由于第二批老品种黑肉鸡品质本来就好,加之放养于富含微量元素的红壤茶地山林中,食林中草,饮山泉水,肉质、口感更胜一筹,深受消费者喜爱。“活鸡公鸡卖得16元1市斤、母鸡卖得20到22元1市斤,第二批鸡收入近20万元。”字言德高兴地说。
看到字言德养的“放山鸡”销路好、价格高,村民们蠢蠢欲动,纷纷前来咨询,也想加入养鸡队伍。“为了方便乡亲们学习养鸡技术,我们在2020年6月29日成立了临沧一水绿健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字言德带领乡亲们抱团发展。
合作社成立后,字言德手把手教授社员养鸡技术,养鸡队伍迅速壮大。合作社社员杨忠云开心地说:“字言德回来带领我们养鸡,收入还可以,我去年一年下来,有7万多块钱的收入,比出去打工划算得多。”
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7家,长期存栏鸡24000多只,月产鸡蛋7000多枚,主要销往国道214沿线餐饮店,年收入80多万元。
作为合作社负责人,字言德并不满足现状,他对未来有着清晰的打算。“现在村里很多农户对养鸡感兴趣,有些已经来咨询,也想加入合作社。下一步,我打算壮大合作社,带动村上更多的人养鸡。还要扩大销售渠道,增加电商销售,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字言德对未来充满信心。
贵州安顺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
【人民网-贵州频道】据安顺日报消息:连日来,每到夜晚10点,人们正准备休息时,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板王村的村民却在热火朝天地搬运村合作社养殖的“跑山鸡”。
“村合作社的这批鸡预计出栏销售达4000只,每只重约4.5斤,总产量在18000斤,前期我们已经与四川的商家签订了销售协议,每斤卖到了12元,算下来这批‘跑山鸡’产值能达21万余元,村合作社除去成本后的纯利润将按照‘532’的模式进行分红。”板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斌说道。
据张斌介绍,板王村始终秉承“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悉心发展林下养殖业,养殖的关岭“跑山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销售市场前景良好,吸引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采购。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既盘活了乡村的林业资源,又让当地村民吃上了“产业饭”。
从四川慕名前来的张兴正是此次订购4000只“跑山鸡”的收购商,提及关岭“跑山鸡”的品质,他一个劲的称赞:“关岭的‘跑山鸡’外观好看,肉质鲜美,用我们四川话来说口感相当巴适,深受消费者喜欢。”
张兴告诉笔者,此次前来还与板王村合作社签订了长期订购合同。
“我家两口子在村合作社里养鸡,每人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离家近能照顾家庭,我们非常感激,以后一定会好好工作,用心饲养。”该村村民何芳说道。
“近年来,板王村立足实际,将林中土地空旷、空气清新等优势结合起来,投入扶贫资金70余万元,采取‘村集体经济 农户’的管理模式发展林下养鸡,有效带动了村民发展产业、就近就业、实现增收。”张斌告诉笔者,接下来板王村将继续发展优化林下养鸡项目,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